首页 > 酒店新闻 > 行业动态

凯发k8国际娱乐官网入口-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官网|颠覆与重塑 互联网如何影响未来的金融行业

发布时间:2025-10-15 18:12:10    次浏览

前言:为什么布老师好像什么都懂?布老师之所以成为布老师,就是因为我在生活中会对那些常见的现象进行思考、总结,并写成文章或者在与朋友的对话中表达出来,在一次一次的阐述中进行完善,最终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我虽然会参考别人的观点,但是我基本上不会照搬,而是将其中正确的观点纳入自己的理论体系。这样我对整个世界的理解就会形成一个完整的框架,并且用这个框架去理解、接纳未知的事物,变未知为已知。为什么互联网能够颠覆几乎所有的行业?作为一名互联网独立内容提供者(俗称网红),互联网行业就是我从事的行业。我经常对互联网世界的本质和现象进行思考。为什么互联网能够颠覆几乎所有的行业?我认为应当这样回答:人类的世界有好几个维度。现实的物质世界,我们的身体,房屋,街道,这些有形的东西是一个维度,而将现实的物质世界抽象为信息,进而传递、处理、理解这些信息,则是另外一个维度。这些信心到达人的感觉器官,进而形成、影响人的心理、道德、情感,也是一个维度。从佛祖在菩提树下的顿悟,一直到天竺取经,鉴真东渡这些历史,到逛街聊天读书看电视的日常生活,人类的很大一部分精力,实际上都被用来生产、传递和消费信息,而不是有形的产品。而互联网是人类历史上产生的最高效的信息传递技术,能够以极低的成本来传递信息。在互联网时代,传递和获取信息的边际成本非常低。所以互联网能够节约大量的被用来传递和获取信息的资源,来为客户提供价值,为商家带来利润。所以我们已经看见了这样的现象:在新开业的商场里,已经很少会有以前那样大片的成衣零售实体店了,取而代之的是餐馆、儿童教育和游乐,还有美发美容等行业。简而言之,只有那些需要直接接触顾客身体的行业才能在大城市中心的实体店生存。凡是不需要接触顾客身体的行业,全都有被网店代替的趋势。传统的金融行业为什么需要被颠覆?用这个标准来看待传统的金融行业,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它一定会被颠覆。传统的金融行业,尤其是银行业,它的标志就是城市中心的最雄伟的办公大楼,闹市中的实体店,忙碌的柜台员工,荷枪实弹的钞票押运工。这些实体的存在物,就意味着巨大的成本。另一个原因,就是金融业是国家最关注的行业之一。国家为金融业套上了一张巨大的监管之网,像操纵机器人那样严密并且严厉地监管金融行业的一举一动。从货币和股票发行,产品种类和价格,到金融机构的网点、任职资格,国家事无巨细地对这个行业进行着微观的管控。监管本身就意味着低效。超级强大的监管,就意味着金融行业的超级低效。 因为这两个原因,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成为了一个成本奇高,效率奇低的行业,这样的行业必然会被新的商业模式颠覆、代替。互联网如何颠覆金融行业?谈到国企改革的时候,我们总是在想,什么时候才能将国有媒体和电信公司私有化呢?什么时候才能打破银联的垄断,冲破央行和银监会的管制呢?国有媒体水平那么差,电信公司资费那么高,国有银行养活了那么多的闲人,什么时候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传统的改革思路,往往聚焦在这个组织本身,想要通过分拆、下岗、私有化等方式解决问题。但是这些组织是你想动就能动的?改革喊了几十年,现在是越来越难。甚至中央都说要“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国企”了。所以,没有希望了吗?不是的。看世界要有动态的眼光。陈旧的事物往往从外部被突破。我们不需要私有化国有媒体、电信公司,也不需要拆分银联,甚至可以保留现在的所有商业银行。我们所做的,是从外部颠覆它们,用更好的服务和产品抢走他们的客户。如何提供更好的新闻娱乐和媒体节目?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微博可以看新闻,提供了视频网站可以娱乐,甚至有了各种盒子,可以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有了喜马拉雅听,可以想听什么就听什么。微信和QQ提供了比中国移动更好的通话和文字消息服务。支付宝比银联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支付服务。在金融行业,余额宝则提供了比银行更方便的储蓄理财服务。余额宝从2013年面世,在2015年就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的货币基金。作为余额宝的基金管理人,天弘基金为全中国超过1/5的人口管理了8000多亿资产。在余额宝出现之前,你的活期存款在银行的利率是多少呢?当时每年只有可怜的0.35%,现在更低。那么你可以不存活期存款,把全部的钱用来买基金,买股票,买房产吗?不可能。但是现在可能了。自从余额宝产生以后,我几乎将全部的现金存进了余额宝。除了扣按揭和取现金要用到银行卡以外,我几乎全部的交易:转账、购物、收房租,交房租,都用手机进行。但如果你打开支付宝,会发现使用支付宝给余额宝充值,每天的限额大概只有1万元至10万元的样子。有时候我想把全部的活期存款都转入余额宝,使用起来就非常不方便了,不仅需要每天转一次,而且还会损失没有转账那部分的收益。但是如果使用手机下载一个天弘基金的天弘爱理财App,每天的充值限额就能够达到单笔最高500万。银行对支付宝的限制非常多,比如:单日转账限额、笔数、同卡进出、提现收费等等。银行作出这些规定,无非是要让用户感到麻烦,尽量减少银行储蓄流入支付宝的可能性。而余额宝大额充值实际上是利用了余额宝的基金身份,绕开了银行对于支付宝的各种限制。因为支付宝作为一个支付平台,要受到银监会的监管,而余额宝则不是。余额宝是一支货币基金,接受的是证监会的监管,所以余额宝就能利用监管方的差异,在支付宝之外给自己的充值开一个后门。这意味着几乎全部的个人活期存款,都可以通过天弘基金手机客户端充值的方式进入余额宝,然后不仅能获取货币基金的收益,还能在支付宝里消费或转账了。而且,余额宝不仅是一支基金,还是一支“可以用来购买其他基金的基金”。是这样操作的:如果你想选择余额宝之外的其他基金,不论在天弘爱理财App,支付宝或者蚂蚁聚宝购买任何一支基金,都可以用余额宝进行支付。并且大部分基金费率都会打一折,相比传统渠道便宜了近90%。有了余额宝大额充值,我就在支付宝之外有了一个渠道,能够方便地将大额的流动资金放入余额宝。利用余额宝这个工具,不仅我的流动资金能方便的进行归集,享受比活期存款更高的利息,还能随时支付生活消费,需要现金的时候还能免费提现,我想购买其他基金的时候,不仅费率更低,还更方便。所以说余额宝兼具了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动性,已经全面碾压银行提供的储蓄业务了。这个就让银行高管的后背开始发凉了。因为存款是银行安身立命的基础。如果存款中最优质的部分——储蓄存款都被余额宝吸走,然后再以更高的价格借给银行,银行的一大块利润就被吃掉了。所以最近很多银行都采取了紧缩性的措施,有的中小银行甚至强制要求每年减员10%。这里面当然有经济下行的重要因素,但是不得不说,余额宝对银行的冲击,使得本来就成本高昂,冗员低效的银行更快地进入了死亡倒计时。中国银行业有多少人?380万人。这些人有很多在未来的几年都要面临着下岗再就业。所以我最近也接到很多的咨询,都是在职的和已经离职的银行员工,在问我人生的发展方向。我一般都是劝他们:除非你在银行有个好职位,能够颐养天年,否则就不要继续从事即将被互联网击垮的夕阳行业——银行业。银行业的员工应该及时醒悟,投身互联网金融或者其他朝阳行业,否则前途堪忧。互联网如何重塑金融行业?互联网重塑金融行业,首先就是取消现金。有形的实体,如纸钞、硬币,POS机,银行卡,是互联网最不擅长处理的。互联网擅长处理的是信息。所以互联网金融的要务,就是避开现金,一切都用互联网进行。我上一次取钱是在大概一个月之前,取了2000元,放在钱包里,到今天还剩下400多元。我的大部分消费——房租、餐馆、购物、交通、电话费、水电煤,几乎一切都是在网络上进行支付。这意味着我每月花费的90%以上都是网络支付了。我可能再也不需要现金了。纸钞这个东西可以从人类历史上消失了。取消现金不是天方夜谭。事实上2015年丹麦政府制定了一个计划:将在未来几年逐步取消现金。在未来,丹麦街头的乞丐要饭的时候,可能也不得不放一个打赏二维码了。如果不需要现金,那么你自然也就不需要银行了。因为在网络上,高成本、重监管的银行,是不可能与低成本、轻监管的余额宝类金融产品竞争的。所以余额宝们才会成为金融业的主流。而那些银行,则只会开在没有电没有互联网的老少边穷地区,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成为今天的马车夫一样的活化石产业。那么货币的全部电子化,会带来什么问题呢?通货膨胀。中央银行想印钱的时候,在银行系统里增加一个数字符号就可以了。通货膨胀可以变得快捷迅速,经济受到更有力的摧残。更加严厉的监管。因为谁有多少钱,每一笔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国家都会看到。所以国家会利用这种权力实现自身的目的。虽然坏处有很多,但是取消现金也不是没有好处。至少有两点。一是节约成本,这个不必说了。第二,取消现金之后,人们对于数字货币的普遍接受,能够给法定货币之外的数字货币(如Q币、虚拟游戏货币、比特币)开启一个新的世界,甚至会出现货币创业者,货币发明家。此话怎讲?我们假设若干年之后,全部的支付在网络上进行。如果当时的中央银行像今天一样继续放水,导致币值不稳,那么各个大商家,如淘宝、京东,腾讯,就会有动力发行自己的货币,如阿里币、奶茶币和QQ币,以对抗人民币币值的下跌。这并不是妄想。我们在互联网爆发的这些年也看到了:以前我们以为“只能”由国家或国企来做的一些事情,事实上完全没有必要,甚至是最好不要由国家或国企来做。互联网能够颠覆媒体、电信、银行这些行业,也能够有自己的能力发行货币,实现货币的非国家化。我们身处21世纪初互联网的大潮中,如果没能抓到历史给我们的机遇,就很有可能被加速前进的宇宙飞船甩在后面了。观察、发现新事物,总结规律,提出问题,我希望我能够将这些能力传递给你们,让你们带着我的智慧去改变世界。谢谢你们。财经联盟:布尔费墨(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布尔费墨)本文作者是财经联盟成员,转载请注明本站链接和作者信息。